安卓藝術
Skip to main content
  • Menu
  • 關於安卓
  • 最新消息
  • 藝術家
  • 展覽
  • 博覽會
  • 影片
  • 出版品
  • 聯繫我們
  • 繁體
  • EN
Menu
  • 繁體
  • EN
  • 現正展出
  • 即將展出
  • 過去展覽
  • 當前與預告

「石晉華」

Current and Forthcoming exhibition
2025年8月16日 - 9月20日
  • 介紹
  • 作品
  • 展覽現場
  • 分享
    • Facebook
    • X
    • Pinterest
    • Tumblr
    • Email
  • 文獻
石晉華 《一千日》 One Thousand Days, 2012.04.20-2015.01.14 藝術家血液、紙、鉛筆 Artist's own blood, pencil, paper 126 x 126 cm
石晉華
《一千日》 One Thousand Days, 2012.04.20-2015.01.14
藝術家血液、紙、鉛筆
Artist's own blood, pencil, paper
126 x 126 cm
觀看作品

安卓藝術將於2025年8月,推出我們慶祝畫廊15週年的第二場展覽「石晉華」。作為畫廊追念藝術家石晉華於2024年夏天因為車禍意外往生的一次特別展出,本展匯聚了安卓成立以來在不同時期推薦的石晉華作品,包含其最為人知的「走筆」系列與《走鉛筆的人》,兼容「行走」與「測量」概念的《今日藝術》、《一千日》和《胰島日月記——2019年10月》以及為數不多卻是藝術家後期最為享受繪畫樂趣的「油畫」系列。展出的多件《走筆》於私人收藏十多年來未曾曝光,本次也獲得藏家支持下難得借出亮相。展覽定於2025年8月16日至9月20日之間舉行,並於8月16日下午2:30邀請長年與藝術家合作的策展人陳宏星老師與收藏家陳泊文醫師進行座談,分享他們心中的石晉華。開幕茶會接續於當日下午四點半舉行,我們誠摯請您的蒞臨。

 

自從17歲診斷出幼年型糖尿病後,驗血、記錄、注射胰島素就成為石晉華生命中每日進行的日常。而他在系統學習觀念藝術後,「測量」這個原本只為保證生命而被迫進行的行為,卻轉而成為他賦予自己生命意義與價值的機會。藝術家將其轉化為藝術創作的「形式」,藉以表達其嚴肅、沉重,或幽默、抒情的「內容」。在《胰島日月記》中,石晉華以一個月的時間,連續每日將自己所需的胰島素劑量用注射器打出,混合鉛筆的筆觸在水彩紙上留下充滿韻律節奏的線條和其模糊的暈染。這31個團線的塗畫,串接起藝術家個人生存的藥物治療和藝術轉化下的切身體驗,表達其生命裡獨特的時間與藝術刻度。而十年前完成的《一千日》,則是石晉華將其佛教信仰與個人測量行為交融的代表。藝術家每日持唸「南無地藏王菩薩」一千遍,如此持續一千日,並在每日刺破手指驗血糖時將血滴留在宣紙上,在血點下方用鉛筆記錄當日持念佛號的次數,以三年多的時間完成這件經典的行為藝術。《一千日》中的每一個點都是藝術家匯聚精神,將內心專注於一件事物的具象化。對石晉華而言,這一千個點是點在心中的的同一處,是「一個菩提的心苗,永不放棄,直到圓滿」。石晉華將每日為延續生命而做的測量與記錄昇華為對內在精神的儀式性探索與呈現。

 

始於1994年的「走筆」系列,最初是石晉華在書寫日記時發現筆下字跡逐漸斷斷續續,他有感於這枝陪伴自己多年的筆即將走到生命盡頭,於是在一張白紙上塗筆走線將筆水耗盡,完成了他生涯裡的第一件《走筆 #1》,同時寫下「生命中最後的一張畫—獻給整整一生都與我為伴的一支筆」這首詩。這是「走筆」的源起,也是其創作中關於「行走」概念演繹的初始。2008年創作的《走筆 #44》,藝術家用鉛筆走畫出上下翻飛的激烈線條,並將其行走過程中的削下的鉛筆屑自由地粘貼於畫紙上。2011年的《走筆 #105》,藝術家不沿用過往走筆的線條,而是在寬逾2米的畫紙上反覆刻寫自己的名字,藉以凸顯與反思簽名這個形式對於作品價值與市場的影響 (石晉華所有的《走筆》作品圖都是沒有簽名的,因為藝術家是以觀念行為藝術看待此系列,故簽名只出現在走筆文件上,而不出現於走筆的作品圖上)。

 

堪稱「走筆」系列集大成的《走鉛筆的人》,從1996年進行到2015年,是石晉華在高2米44,寬9米76的一座木板牆上,用鉛筆來回行走出二十年的歲月與痕跡。每次走筆創作的時間長達2小時15分鐘,過程考驗行者的生理與心理之間的平衡,也將藝術家創作的過程與個人修行疊合為一。藝術家在這片木板牆上前後總共做了60次的「行走」、「劃線」與「誦經」,他一邊行走筆一邊持誦《心經》與諸佛菩薩的名號,原本潔白的墻壁被層層疊疊的鉛筆線條覆蓋,逐漸變得漆黑反光又如墨污濁,象徵行者過去生生世世積累的惡業。在創作過程中,石晉華耗盡了一隻又一隻的鉛筆,將其身體以線的形式留在了墻上,把無形的生命業力轉化為一道道有形的筆跡,在筆與線的行走間達成心靈的救贖與轉化。

 

石晉華對於死亡的凝視與生命無常的思考,在他的藝術創作中從來沒有間斷,不論是疫情前創作的油畫《牛的屠體》,或疫情期間完成的《須彌山》,都分別從藝術史的角度和個人信仰的觀點回應著「死亡」的課題。石晉華於2024年6月28日不幸地往生。而對於人生的無常,他在漫長的創作、思考和佛法修行中形成自己的感悟。他說:「如果一枝筆,可以是一個人的一生。那麼在漫長的生死輪回中,我重複走出的是什麼樣的人生線條?不就是不斷地生、老、病、死嗎?這些辛苦有意義嗎?還要這樣繼續下去嗎?…… 面對這樣的人生,其實你並未看透。你既渴念也厭棄,你有些痛恨自己。於是,你沉默…,而你的沉默,就是筆。」

相關藝術家

  • 石晉華

    石晉華

分享
  • Facebook
  • X
  • Pinterest
  • Tumblr
  • Email
Manage cookies
Copyright © 2023 Mind Set Art Center
網頁支持 Artlogic
Facebook, opens in a new tab.
Youtube, opens in a new tab.
Instagram, opens in a new tab.
Join the mailing list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his site uses cookies to help make it more useful to you. Please contact us to find out more about our Cookie Policy.

Manage cookies
Accept

Cookie preferences

Check the boxes for the cookie categories you allow our site to use

Cookie options
Required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cannot be disabled.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the website by storing choices you make about how it should function.
Allow us to collect anonymous usage dat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Allow us to identify our visitors so that we can offer personalised, targeted marketing.
Save preferences